设为主页 | 加入收藏 | 返回首页
新闻中心
公司新闻
联系我们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木梳路10号
邮编:213015
电话:0519-86973968
传真:0519-86968639
邮箱:13815058331@139.com
网址:www.ddxjs.cn
企业新闻 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企业新闻
中小学抗震加固技术

加固,指对可靠性不足或业主要求提高可靠度的承重结构、构件及其相关部分采取增强、局部更换或调整其内力等措施,使其具有现行设计规范及业主所要求的安全性、耐久性和适用性。主要加固工艺有粘钢加固、碳纤维加固、压力注浆加固、植筋加固、锚栓加固、钢管桩加固等。


▋ 中小学抗震加固方式探索


四川5·12大地震让每一个中国人伤痛不已,地震造成许多砌体结构的中小学教学楼倒塌,众多学生遇难,在此次地震中仅四川省就有7000余间校舍倒塌,很多学校成了灾区孩子们的共同坟墓,现状之惨烈让人触目惊心。随后我国又经历了几次不同程度的地震。


在汶川地震后,国家的抗震规范就快速做了调整。《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按照“对学校、医院、体育场馆、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影剧院、商场、交通枢纽等人员密集的公共服务设施,应当按照高于当地房屋建筑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设计,增强抗震设防能力”的要求,提高了某些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特别加强对未成年人在地震等突发事件中的保护。规范第6.0.8中规定:教育建筑中,幼儿园、小学、中学的教学用房以及学生宿舍和食堂,抗震设防类别应不低于重点设防类。


▋ 中小学传统抗震加固方式


传统的抗震加固方式:

1.水泥砂浆或钢筋网水泥砂浆面层加固

2.粘贴钢板或碳纤维布加固

3.钢筋混凝土板墙加固

4.增设抗震墙或翼墙加固

5.外加圈梁一构造柱加固

6.钢绞线网一聚合物砂浆面层加固

7.面层组合柱、组合壁柱加固

8.改变结构体系加固

9.钢构套加固


▋ 中小学抗震加固方式革新


鉴于中小学建筑抗震设防类别的提高,一些已建中小学建筑的抗震设防标准明显不满足规范要求,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校舍进行抗震加固工作迫在眉睫。


中小学校舍结构建筑形式大多活泼开放,比如采用一些U型L型的平面不规则结构,存在高宽比超限或高度超限或竖向刚度突变等问题。对这些结构利用传统的加固方法也难以改变其高度或高宽比超限的致命弱点,必须采用隔震减震等抗震加固新技术来加强其抗震性能来满足规范要求。抗震加固新技术主要包括隔震、耗能减震、主动控制和混合控制等技术。


隔震技术


目前结构控制技术中,应用最为广泛和最为成熟的就是基础隔震技术。隔震加固是在结构基础部位设置专门的隔离层,阻止地面运动向上部结构传递。从抗震原理来看,实际上是增大结构周期,减小上部结构地震响应,这是一种间接抗震加固方法。并且,由于隔震装置的水平刚度远远小于上部结构的层间水平刚度,上部结构在地震中的水平变形,将从传统抗震结构的“放大晃动型”变为隔震结构的“整体平动型”,从有较大的层间变位变为只有微小的层间变位,因而上部结构在强地震中仍处于弹性状态,不需要另行采取加固措施。


建筑物隔震技术应用具有较长的历史。例如紫禁城地下的“煮过的糯米拌石灰”,又如日本的“横竖交错的多层圆木”等都是所谓的隔震装置。而现代隔震技术可追溯到1881年日本学者河合浩藏的文章《地震时不遭受大震动的结构》,作者在文中提出了滚木隔震方法。我国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进行对橡胶隔震垫的研究。广州大学周福霖教授率先进行橡胶垫的隔震研究,并于1993年9月在广东汕头建成首栋采用叠层橡胶支座隔震的房屋建筑。


此后,华中科技大学唐家祥教授在文献<建筑结构基础隔震>中,在我国首次详细系统地论述了建筑结构基础隔震的发展史,隔震器与阻尼器力学性能的设计与实验及建筑结构的基础隔震设计方法。周福霖在文献<工程结构减震控制>中完整地介绍了建筑基础隔震的动力反应分析、振动台实验、地震考验和工程使用计算方法。国内许多学者对叠层橡胶支座基础隔震结构进行了动力分析。


采用橡胶隔震支座进行隔震是一种常用的建筑物隔震方式。对建筑物破坏****的水平地震运动,橡胶支座可以通过大幅度扭曲,大大的削弱传播到建筑物上的能量,从而有效降低水平地震作用达80%以上。这样,在碰到一般地震时,可以使建筑物结构本身不被破坏,还能使室内设备、贵重物品及信息系统安然无恙,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及服务活动不会被中断。我国己颁布了叠层橡胶垫隔震建筑的设计规范,这必将加快隔震技术在我国推广和应用。


近年来,为使隔震层造价更为经济合理,采用由滑动摩擦隔震支座和叠层橡胶隔震支座并联组成混合隔震体系也做了相应研究,并取得了较大发展。相信这种技术应用于中小学的加固改造中会逐渐增多并不断完善。


消能减震技术


结构消能减震加固主要是通过增加结构阻尼来达到减小结构地震响应的目的。属于一种间接抗震加固方法。这种加固方法通常不需对原结构构件进行较多的加固处理,具有较大的适用性。在风或小震时,这些消能构件或消能装置具有足够的初始刚度,处于弹性状态,结构仍具有足够的侧向刚度以满足使用要求。当出现大震或大风时,随着结构侧向变形的增大,消能构件或消能装置率先进入非弹性状态,产生较大阻尼,大量消耗输入结构的地震或风振能量,其消耗的能量瓦****可达到输入结构的地震能量或风振能量的的90%,使主体结构避免出现明显的非弹性状态,并且迅速衰减结构的地震或风振反应(位移、速度、加速度等),从而保护主体结构及构件在强地震或大风中免遭破坏。


我国的一些科研院校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研制出加劲阻尼装置、摩擦阻尼器、粘弹性阻尼器和粘性流体阻尼器等,这些耗能装置正被愈来愈多地应用于抗震加固工程中。


经大量实践经验证明,消能减震技术能有效的减轻结构的变形和损伤,改善结构的抗震性能。这种加耗能支撑的做法在日本建筑中大量普及。如果设计得当,不仅美观更能提高校舍的抗震安全性。

                 

 
网站首页 | 关于鼎达 | 公司新闻 | 加固改造 | 地基与基础工程 | 工程案例 | 特种材料 | 在线咨询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江苏鼎达建筑新技术有限公司 苏ICP备07018709号-1 技术支持:常州迅捷网络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木梳路10号 电话:0519-86973968  传真:0519-86968639